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再談iBond: 新iBond如何認購到最多?

最近發現不少人是因為iBond而搜尋到這個網站,相信是因為政府宣佈了下月將會發行新一批的iBond的緣故,所以我也順應一下市場需求寫多一篇關於iBond的文章。看這一篇之前請先看舊文


舊文提及買iBond唯一需要注意的風險是假如不能持有到到期而需要沽出的流通性風險,舊iBond(4208)已經在港交所掛牌買賣接近一年,由這個經驗可以看出流通性風險也是幾乎不存在的:買賣雖然疏落但是如果只是十手八手還是可以用合理價格沽出,上市後即時沽出也是沒有什麼難度。回想上一次iBond的認講反應相當冷淡,不少人其後才發覺錯失了一次無論是短線或長線都是零風險必賺的機會,相信這一次iBond的認購將會相當熱烈,由於必賺沒有風險,有證券行甚至推出了十成孖展的認購服務,勢必令大手認購的成功機會下降。上一次iBond只要認購44手或以下均獲全數分配,相信今次分到十手八手的機會也不是太高


現在認購iBond已經由看風險回報率的問題變為如何可以認購到最多的問題了,由於政府傾向所有申請者都作出分配,換言之只要認購人數少於一百萬(舊iBond的認購人數為15萬),人人最少都可以獲得一手,相信有IPO經驗的朋友們都知道在這種分配的原則下,「人海戰術」是獲得最多分配的方法,「人海戰術」是指除了利用自己的戶口,也借用親朋戚友的戶口同時作出申請,每個戶口申請5-10手左右,相信都會有不錯的分配率,成功了不要忘記請親朋戚友食飯呢!


不過必須注意的是,假如你目標是短炒的話,就千萬不要經銀行申請iBond而要經證券行申請,因為銀行買賣iBond並不是經港交所,她們有自己的一套報價及結算系統,由舊iBond的經驗,銀行的最佳買入價(亦即你的沽出價)都比港交所的低1-3%左右,部分更需收取手續費,由於iBond的預計市場價比認購價只會有5%左右升幅,所以經銀行短炒的話幾乎是無利可圖,而證券行的iBond則全部經港交所買賣,所以在認購之前,只要搞清楚證券行的買賣的手續費就可以。另一方面,由於最近市況轉差得很厲害,相信這次會有大量的人嘗試短炒iBond,所以上市頭一兩個星期可能會有很強的沽壓,要小心留意至於長線投資的話(指會持有至到期日),則用銀行及證券行的分別也不大,比較收息時的手續費就可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